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问答
放下一切去旅行儿童画(关于身边的艺术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口语交际)
火萌
2024-03-03
【问答】
820人已围观
摘要[db:Intro]
我的绘画之路
从小,我就对绘画有着特殊的情感。记得在我读幼儿园的时候,妈妈问我想学点什么,我毫不犹豫地说:“我想学画画。”于是,我与绘画结下了不解之缘。
绘画不仅给我带来了乐趣,也给我带来了好朋友似的安慰。在我开心的时候,用彩笔画下自己的喜悦;在我不开心的时候,用颜料画下自己的烦恼。绘画成了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绘画有着别具一格的魅力。无论是漫画、水粉画都是我非常喜欢的。尤其是漫画人物,是我一直以来酷爱的。虽然没有老师的指导,但我一直自己在努力,自己在尝试怎样把漫画人物画得更好。从开始画漫画到现在,我已经用掉了不知多少本素描本,现在翻出来看,别有一番风味,尽管以前画的不是很好,但每一副画都凝聚了我对绘画的热爱。大家都知道,日本的漫画水平是非常棒的,虽然我恨日本人,但他们的漫画水平,确实让我佩服。在家里有了电脑之后,我便在网上找一些日本的漫画,然后自己临摹下来,久而久之,自己的水平也提高了不少。不光是漫画,其他的我也非常喜欢。在小学的时候,我一直利用双休日的时间参加绘画班,还参加过好几次等级考试,一本本证书我一直珍藏着。
说来惭愧,虽然一直热爱绘本,我也很喜欢画画,但每次真让我自己随便画点什么,却总觉得大脑一片空白无从下笔。
想起公号“一席”标题里的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
“我们其实一直在接受美术教育,但长大后画一幅画好像很难”。
点开看完“一席”这次的讲座,我才彻底明白,我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同时,也对叮当的美术启蒙教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这次“一席”请到是中国科学心理研究所的李甦(su)教授,李教授多年来一直在研究儿童绘画,讲座一开头,她就给大家科普了一个惊人的知识:
“大家知道为什么梵高、毕加索的画有那么多吸引我们的地方吗?”
答案是,因为他们在模仿儿童。
大约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梵高、毕加索这一批后来被我们称为浪漫主义的艺术家们,因为在创作中不满足于当时市面上那些拘谨的,“画啥像啥”的现实写实主义的绘画手法,他们发现 儿童画中一些简洁有趣的表现很特别 ,就开始专门研究儿童绘画,从中汲取创作灵感。
毕加索在谈到自身成就时曾说 :“我花了毕生的时间,学习像儿童那样的画画”。
1 ?、那儿童到底是“哪样”画画的呢 ?
李教授接着给我们举例分析了儿童画的几个独特表现形式:
1、典型面画法
儿童倾向于选择物体最典型的那一面来画——
动物一定是画侧面:
七八岁之前,人一定是画正面,而且还总是两手臂傻傻垂两边的那种正面
2、透明画画法
这是一个德国小朋友的画,画里的小人的身体是透明的,吃进去多少米,怎么进去的,清清楚楚,非常可爱。
3、夸张画画法
生怕别人不知道他画的是刷牙似的,一张画有一半面积都在突出嘴里牙齿和泡沫——
4、混合视点画法
“和爸爸妈妈一起吃龙虾“,龙虾是用从上往下的俯视视角画,而人物则是用正面视角画——
李教授一下子把我们平时看孩子画画时,总觉得哪“不对劲“的地方都总结了出来。
而这些“不对劲“的地方,其实恰恰就是毕加索、梵高这些***,模仿学习孩子的地方。
2 ?、在孩子画画这件事上,我们对孩子太不公平了
但李教授说,同样是面对“不对劲“”看不懂“的绘画作品,我们对待***和孩子的态度,却大为不同,这对孩子来说,太不公平了——
●? 平时看到***的作品,看不懂,但我们却会结合***当时画这幅作品时的遭遇、经历,去思考他想要通过绘画表达的 情感 、思想:“他到底想表达什么?”
以下是西班牙米罗的作品
●? 而看到孩子的作品,我们却常常只会简单粗暴的问:这画的是啥?
这是一幅5岁孩子的画,其实,真正的***作品都是无限接近儿童画的
而很少去放下“像不像“的评价标准,真诚的去了解一下这些“看不懂“的画背后,孩子是想表达什么?
甚至逼着孩子千篇一律的画和书本上一样的青蛙,一样熊猫,一样的电风扇,
把画画变成一件和写字一样,连笔画顺序都规定好的,完全和想象力、创造力无关的事情。
一些完全失去表达力的孩子,甚至会把写字画画混在一起,这样的孩子长大自然是更不可能自主的画出一副画的。
或是现在很多美术机构流行的这种,看似很“艺术”,但事实上这 根本不是孩子画的,而只是让孩子用圆形的工具, 按照老师事先给的框架进行拓印。
作为成人,我们常常说自己不会画画,其实是在说我们不会画那种“很像的画”。
正如李教授说的:“儿童画”这三个字当中最重要的是“儿童”,
有儿童,就得有他们的思想,他们的 情感 ,他们的感觉,他们的想象。
在真正好的儿童画里,我们看到的,应该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充满童趣的世界:
●? 挖红薯时 用力的感觉
●? 刚刚下班回来的爸爸,孩子看到了爸爸的笑,同时也用 夸张的手法表现 出孩子也注意到、感受到了爸爸脸上的汗与累。
●? 细致丰富有趣的故事性 :被敷着海藻面膜的妈妈吓了一跳~
而真正的绘画不是“临摹”,而应该是“表达”。
3 ?、如何才能引导孩子画出有 情感 的画呢 ?难道就让孩子乱画就好?
当然不是。
教儿童绘画的朋友告诉我,现在的家长在美术教育上最容易陷入两种极端的误区:
“玩就是好”或是“像就是好”
而李教授在讲座中给出的态度我觉得很中立客观:
自由不等于随意,也不等于放任,儿童在发展的过程中从来都不应该是孤立前行的,我们需要给他们的发展保驾护航”。
在这么多年的实践研究工作中,她找到了一些方式,能够支持儿童在绘画中去找到他们的自主表达,我看完之后,觉得这些方法我们自己在家也可以试试:
1、培养孩子的观察力,不仅仅是让孩子去看,而应该是一个多感官的共同体验的结果。
日本著名美术教育家鸟居昭美曾在书中《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里,提到一个叫值贺的五岁小朋友,值贺之前画画一直不得要领,画出的画总是空洞枯燥——
但其实这并不是因为值贺的内心也是这样毫无热情。
一次活动后 ,“不会画画”的值贺却突然画出了一副童趣生动的画 ,名字叫做《从伊田得到的蝾螈的早晨》 (蝾螈是一种类似蜥蜴的动物)
“不会画画”的值贺到底经历了什么?
其实,是那天有个来自伊田的老师,给值贺的幼儿园捐赠了一群蝾螈,孩子们从来没见过这种动物,开心地到处奔走相告:“蝾螈来了”“蝾螈来了”。
那天,值贺把蝾螈托在手上,趴在床上,放到水里,观察、玩耍了一整天。
在视觉、触觉、运动感觉多感官调动下,蝾螈的具体形象就这样走进了值贺的脑海中,形成鲜活的印象,和蝾螈一起玩耍时的感动、生动就这样被值贺自然的画在了纸上。
事物在孩子的脑海中越生动,孩子画出来的的作品也就越生动。
(孩子在充分摸、切、闻、尝猕猴桃后画出的作品)
2、设计一些活动支持孩子的想象力发展
李教授在讲座中分享了很多她在实践中尝试过,小朋友喜欢效果又好的活动——
●? 圆圈变变变
●? 图形联想(适合更小的孩子)
●? “他是谁”: 对于大一些的孩子,提供一些,让孩子猜里的人平常的工作状态,促进孩子思维拓展能力的发展,这个小男孩选择的是一个宇航服的,最后画了这样一副图画——
●? “表达性任务”: 让孩子以树为载体,表达情绪。
快乐的树 ——大家注意看树根,孩子画的是棒棒糖,孩子用这种充满想象力的方式去表达这是一颗多甜的树。
生气的树 ——孩子用尖锐的图形,强烈的红色来表达愤怒
这棵树不仅气歪了,还气的掉叶子了,叶子飘落的样子还营造出了一种怒后悲伤的感觉
3、建立孩子语言绘画之间的关系
日本著名绘画教育家鸟居昭美说过一句话:
“没有被倾听过的儿童绘画作品,不能算是真正的绘画作品。”
除了我们经常说的,要鼓励孩子主动讲述他的作品,倾听孩子分享与他作品相关的一些经验和经历,李教授说他们还会经常用一些故事来激发孩子的想象。
李教授带领着她的团队,就是通过这样的一些方式,在儿童发展的各个阶段不断地给孩子影响,对他们进行体验感、观察力、想象力、思考力、表达力等系统性的培养。
每到一定的阶段,孩子们就会画出很棒的作品,让他们非常开心:
她说:“每当看到这样的作品的时候,我就特别羡慕这些孩子,他们在人生最宝贵的时间中,享受这种自主表达的快乐和乐趣”。
在研究中她接触过很多孩子,她发现几乎没有孩子不喜欢画画,也很少有孩子是真的不会画画。
正如我国著名艺术家丰子恺先生说的 :“你只要仔细去观察小孩的作品,就会看到他们的每一笔都是从他们小小的美术心中流出,每一幅画都是小小的感性所寄托“。
我们所做的一切的一切,都是希望所有的儿童画能够闪耀出属于孩子自己的光辉。
李甦教授还在讲座了详细介绍了“为什么孩子小的时候画不像”“孩子到底是怎么学会画画的”等我们在面对儿童绘画时困惑的问题,文章限于篇幅,就不介绍了,有兴趣的可以看视频哦:
参考资料:
公号“一席”:《我们其实一直在接受美术教育,但长大后画一副画好像很难》
鸟居昭美:《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
● 丹妈碎碎念 ●
李教授在讲座中还提到了很多让我启发很深的点,比如说,她在研究中体会最深的就是“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差异里最明显的就是发展速度方面的不同。
她说有的孩子一开始就画的很好,呈现很多形态,但到了一段时间之就停滞不前了,而且有时候这个瓶颈期还非常长。
这个时候最着急的是谁?
是家长。
每当这个时候她就会劝家长:别着急,再等等看,他可能很快就会有变化了
因为我们看到时候,我们观察到的是孩子外在的行为表现,他内在的心理和大脑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是看不到的。但是这个时候有的家长坚持住了,就看到了孩子接下来的非常快速的发展,
而有的家长就放弃了,觉得自己的孩子没有天分,或者进行了错误的干预
所以她做了这么多研究后,最想和家长说的是 :“有理性,多坚持”。
我觉得这个思维,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我们对孩子的其他教育啊!
Tags: [db:tag]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
最近发表
- 探索日本核污染水排放,现状、影响与应对策略
- 全职妈妈离婚获2万元经济补偿,揭秘背后的真相与启示
- 王琳惊艳亮相,54岁穿短裙婚纱走秀的优雅与活力
- 继续深耕中国,共创共享机遇
- 千位歌迷在刀郎演唱会现场外,音乐盛宴如梦如幻
- 渔船遇海盗袭击,3名中国人失踪,紧急救援与深入理解
- 小米试驾体验遇尴尬,雷军秒道歉引热议
-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 音乐人因刀郎跨越西洋乐与中国音乐的奇妙转变——深度解读与启示
- 清华毕业生失踪背后的罗生门,揭开真相与寻找答案
- 韩国救山火消防员盒饭,一份充满人间温情的瞬间
- 黄金价格的终极目标,探寻价值与投资方向
- 小区惊魂,儿童车祸事故的警示与启示
- 湖南38个机关事业单位围墙全拆,开启新篇章
- 车主掉头遇红灯,后车滴滴巧应对
- 探索云南曲靖市会泽县的地震事件
- 新郎没拉裤子拉链,新娘手动闭链的浪漫婚礼
- 10岁女孩高烧去世,被诊断为7种疾病
- 拥抱与冒险,两个小孩的温馨瞬间与泥坑的奇妙旅程
- 女厅官落马后,下属被查风波掀起波澜
- 勇敢逆行,诠释人间大爱——关于溺亡外卖员及其家庭的故事
- 大摩小摩去年四季度疯狂买A股
- 从人去楼空歌词中读懂离别的深情与生命的哲思
- 甲亢患者学功夫之路,挑战与成长
- 九牛一毛歇后语——生活中的小智慧大道理
- 多名大陆配偶被限期离台 台各界发声
- 和巧虎一起玩躲猫猫,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与成长!
- 王者荣耀游戏体验优化与应对关键问题的应对策略
- 探索趣味与成长的数字乐园
- 地震的力量,缅甸与汶川地震的对比
- 畅享军事模拟游戏的无限乐趣
- 缅甸地震,灾难中的救援与应对
- 董宇辉报平安,温馨时刻
- 机战王洛洛历险记全集——一场童年的奇幻冒险之旅
- 揭开美军飞行员之怒,深入了解行为后果与安全责任
- 揭开全国重名查询系统的神秘面纱,如何轻松找到与你同名的人
- 缅甸地震中的救援行动与启示
- 揭秘你的另一个星座,探索隐藏的性格密码
- 东旭集团证券违法拟被罚17亿元
- 深入解析暗黑破坏神攻略,助你成为圣休亚瑞的传奇英雄
- 专家解读地球是否进入活跃期文章标题
- 畅玩经典——实况足球10中文版的全面解析与攻略
- 牛肉市场中的中方与美国厂商,续约与挑战
- 畅玩捕鱼达人单机版,轻松体验水下冒险的乐趣
- 王钰栋应对脚踝受伤,回应与处理
- 探索自然的灯塔——野外女教师的角色与魅力
- 华阳集团,2024年净利润增长引领行业新篇章
- 探索南美大陆的地理瑰宝
- 男子做马拉松陪跑一场收入6000元
- 69岁阿姨的退休生活,自驾游的传奇之旅文章标题及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