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问答

创意教学设计,一去二三里——以诗歌为桥,构建学生语文素养与人文情怀的桥梁

译之
译之 09-18 【问答】 83人已围观

摘要《一去二三里》是一首经典的儿童启蒙诗歌,以其简单而富有节奏感的语言、充满想象的画面感,深受儿童和教育者的喜爱,这首诗不仅能够帮助孩子们学习基本的数字概念,更能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美好向往,我们就来探讨如何通过这首诗,设计一系列既有趣又能促进孩子全方面发展的教学活动,教学目标-通过诗歌欣赏,培养孩子对中国传统……

《一去二三里》是一首经典的儿童启蒙诗歌,以其简单而富有节奏感的语言、充满想象的画面感,深受儿童和教育者的喜爱,这首诗不仅能够帮助孩子们学习基本的数字概念,更能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美好向往,我们就来探讨如何通过这首诗,设计一系列既有趣又能促进孩子全方面发展的教学活动。

教学目标

- 通过诗歌欣赏,培养孩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 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 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

-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对美的感受能力。

- 学习一些基础的数学知识(如数数)。

课前准备

1、准备诗歌相关的教学资源,如PPT、视频等多媒体材料。

2、收集与诗歌内容相匹配的图片或动画素材。

3、制作一套与“一去二三里”主题相关的手工道具。

4、设计互动环节所需问题卡片及游戏规则说明。

5、确定教室布置方案,营造温馨的学习氛围。

教学过程

创意教学设计,一去二三里——以诗歌为桥,构建学生语文素养与人文情怀的桥梁

导入新课(约10分钟)

1、播放《一去二三里》的相关儿歌音频或视频作为开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老师用亲切温柔的语言介绍这首诗的历史背景及其在儿童文学中的地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诗歌朗读(约15分钟)

1、分组让学生进行集体朗读训练,在这个过程中注意纠正发音,强调感***彩的投入。

2、随后,请个别学生单独上台展示朗读成果,其余同学认真聆听并给予掌声鼓励。

深度解析(约20分钟)

字词分析:逐句讲解诗句中的生僻字、重点词语含义;同时穿插简单的近义词辨析练习。

意境赏析:引导学生闭眼想象诗歌描绘的场景,然后描述自己脑海中浮现的画面。

文化延伸:结合实际生活经验谈谈“烟村四五家”,比如现在城市化进程中越来越少见到类似景象的原因等话题,拓展知识面。

情感共鸣:“归来饱饭黄昏后”,可以联系到我们忙碌一天之后回到温暖的家中那种幸福感,鼓励小朋友分享自己的“归来时刻”。

实践操作(约30分钟)

1、手工艺品制作

* 分发准备好的手工材料(纸板、颜料、剪刀、胶水等),鼓励大家利用这些工具创造出心中那个“二三里外”的小村庄。

* 教师巡回指导,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动手过程,及时提供必要的帮助。

2、绘画比赛

* 让孩子们根据诗歌内容自由发挥想象,用彩笔画出“一去二三里”的美景。

* 完成作品后组织评选,选出最具有创意的作品给予奖励。

3、角色扮演

创意教学设计,一去二三里——以诗歌为桥,构建学生语文素养与人文情怀的桥梁

* 将班内分成几个小组,每组选取一位诗人扮演者,其他人则化身为诗句里的角色。

* 在背景音乐的伴奏下,表演出“小小书童”、“黄衣小女”等生动形象。

4、数字游戏

* 根据诗歌中的数字线索设置寻宝任务(例如找到五朵花、四棵树等等),通过有趣的户外活动让儿童在游戏中加深对1-10数字顺序的认识。

1、教师提问:这节课中,你学到了哪些新知?有哪些收获?

2、共同回顾本节课知识点,强调重点和难点。

3、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索《一去二三里》背后更多的故事和文化价值,激发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4、向学生们预告下节课程内容,并预祝大家有一个愉快的课间休息。

作业布置

- 请同学们回家后用自己的话复述《一去二三里》这首诗的主要情节。

- 思考并写下自己理想中“一去二三里”的景象是怎样的,并尝试着用几句话描述出来。

结束语

本次教学设计旨在将传统经典与现代教育理念有机结合,通过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感悟《一去二三里》这首诗歌的魅力所在,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希望各位教师朋友能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优化,共同推动小学语文教学向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

https://ksdln.com/

最近发表

icp沪ICP备2023034348号-27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目录[+]